道教收魂的叫什么
道教收魂的叫“法师”,一个普通道场一般参与的有9-15位法师。其中,佩戴冠子的,叫“高功”,是一场法事活动的灵魂人物;其余的分别叫“提科”、“表白”和“经师”。
道教灵魂观是什么
道家的灵魂观有好几种,有三魂七魄说,也有天地人魂说,还有元神阴神阳神识神等等,灵魂也会消灭,并非永恒。
道教的师父在坛上立有弟子牌位,这个牌位就是寄魂牌吗?知道的前辈高人麻烦解答一下
这个听得很少,但是原理差不多,各门派藏魂寄魄方法五花八门,有寄铁板上,石头上,大树上,深山中,藏魂一般也有藏师父香炉下,祖师洞府,你这个除了寄,应该还有别的功效,可以受香火,改运吧。
五气朝元,是什么含义?
道教术语 五气朝元 一、心藏神,后天为识神,先天为礼,空於哀,则神定,南方赤帝之火气朝元。 二、肝藏魂,后天为游魂,先天为仁,空於喜,则魂定,东方青木之木气朝元。 三、脾藏意,后天为妄意,先天为信,空於欲,则意定,中央黄帝之土气朝元。 四、肺藏魄,后天为鬼魄,先天为义,空於怒,则魄定,西方白帝之金气朝元。 五、肾藏精,后天为浊精,先天为智,空於乐,则精定,北方墨帝之水气朝元。
道家所说的先天元气
元气是生命的根本,自男子通精女子天癸后元气逐渐消耗,体内阴邪之气日益增加,阳气逐渐衰弱,而元气所藏之所即是命门。传统中医认为命门乃二肾中间之动气,非水非火,乃造化之枢纽,阴阳之根蒂,即先天之太极,五行由此而生,脏腑以继而成,乃先天元气所藏之处。孙一奎认为命门是由二肾和中间动气组成,所以命门的生理功能实质上肾和元气功能,乃至肾和元气耦和作用产生了新的复杂功能,即产生了命门太极理论,也就是人身的太极是由二肾和元气构成的统一体,既符合了阴阳动静的生成原则,又符合了函三为一的组织原则。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得出二点结论1正因为男子通精女子天癸后元气逐渐消耗,所以元气一直在不足的状态。2命门是由二肾和中间动气组成为人身太极,所以针灸是无法直接去补命门,必须通过补肾的方法才能达到补命门的目的。通过以上的推论结合针法笔者认为肾无泻法,关键在于如何使肾阴肾阳保持协调和平衡。赵献可更是推崇六味八味丸为补肾之神方,对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随证化裁,加减以应无穷之变。而如何使肾阴肾阳保持协调和平衡,也是从补肾阴肾阳的角度来使其平衡,而不是从泻肾阴肾阳的角度来使元气亏损来达到平衡的。 姚止庵所说“男女之壮,并始于肾气之壮实,其后(弱)也,亦由肾气之衰微。人之盛衰,皆本源于肾,此故总以肾结之。” 肾为先天之本运用五俞穴结合藏象功能运用补气之法,能补足和打开先天元气之门户。 运用培元针法也可补充先天元气 1)培元针法是真正从培养和修补人体元动力的角度入手,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补足元气、保养肾气、延长生命的效果。. 2)古代将“气”一直归入哲学范畴,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,而培元针法却能够使每个人真切感受到“气”的存在,感受到二肾发热、一气流转的体验。 3)培元针法可以使经络不敏感人转化成经络敏感人,有利于针灸技法的广泛运用。 4)通过补充元气的方法再去攻击病患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5)培元针法真正达到了“上医治未病”的境界,元气补足,正气内存邪不可干。